精實創業的過程減少了多種的浪費,包括
1.市場根本沒這個問題,企業卻花時間提出解決不存在問題的方案
2.問題找對了,但解決方案不是顧客想要的,頭都洗一半了但還是同樣沒有市場
3.過早優化產品想達到接近完美的程度,但卻沒有打到客戶在意的痛點,精力用錯地方
4.太早設想擴張,連 idea 或產品可不可行都不知道,就在考慮找風投資金、建廠等問題
阻礙精實創業的外部因素已經消失
過去的商業環境下,小型新創事業不管是接觸到第一個消費者或是修改產品的成本都很高,更不用說是將產品賣到海外,但是如今網路電商發達、3D 列印和雲端新技術推出,要接觸到第一線客戶和少量試產的門檻都大幅降低,縮短開發產品的週期來降低市場不確定性的風險。
即便是對大公司來說,精實創業的精神也可以運用在內部創新和研發上,鼓勵員工研發產品或 idea 來嘗試錯誤並持續接受市場考驗,保持彈性和快速因應客戶需求修正才能夠在如此快速的市場變化中生存,就連像通用電器 (GE) 這樣的航空母艦級企業,都已經開始引入精實創業的方法創新,台灣廠商要用大船不易轉向作為理由其實說不過去。
阻礙著台灣廠商創新和走出國際的因素剩下的是心態的轉變,失敗的成本降低了,台灣廠商不該再害怕或厭惡失敗而不去嘗試。
http://transbiz.com.tw/lean-startup/